开发利用为了更好传承
经济日报
2023-06-20 06:36:46
(相关资料图)
一抔黄土,捏就千年陶瓷;一根棉线,编织川藏“活化石”;一把粮食,酿成三晋陈醋;一段调声,刻录民间智慧…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和延续,深嵌在中华文明演变进程之中,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情感。
为了保护和传承非遗,让其焕发新的时代光彩,许多地方走上了非遗市场化道路。对非遗进行市场化开发利用,是保护和弘扬非遗的内在要求。将非遗资源与现代生活结合,转化为具有商品属性的产品,不仅能通过产业化规模效应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,还能助力非遗在市场经济中更好地“活”下去、“火”下去。
市场化道路是好的选择,但也要注意把握好度。
非遗产品定价要亲民。非遗产品因为稀缺的传统技艺、独特的历史文化印记和地缘属性,价格稍贵无可厚非,但倘若定价太高,难免会使产品落入只被围观的尴尬境地。高溢价产品往往包含品牌价值、稀缺性等多重因素,非遗产品市场化之路要走得顺畅长远,必须遵循市场规律,合理定价,推动文化遗产顺利地融入普通大众的现代生活,展现当代价值。
非遗产品推广要适度。随着国潮兴起、电商盛行,非遗传承人、中华老字号等纷纷在商业平台开店或直播卖货。在非遗借助电商沃土茁壮成长的同时,也有声音认为非遗出现了过度市场化开发利用的端倪。通过电商销售非遗产品和传播非遗文化,有利于拓展非遗市场,接触下沉市场,借助销售渠道的规模经济效应,加大非遗文化的影响力和商业变现价值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非遗产品过度依赖电商也会存在弊端,比如降低体验和文化内涵。
非遗市场化开发要做好非遗产品的内涵研发,紧紧抓住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魂魄,在打造适合现代应用场景产品的同时,保护原生态特色,保证非遗精髓不流失,让非遗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。(本文来源:经济日报 作者:梁 婧)
x